日常的无聊感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吗?

「无聊至死」——这可不只是hbo出品的黑色侦探喜剧,同样也是brittonshipley2010)的论文标题——经常感觉无聊的人离死亡更近,尤其是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究其原因,或者与无聊时出现的高心率和皮质醇水平有关(merrifield & danckert2014),或者与无聊所带来的缺乏运动和不健康饮食有关(danckert2013)。总而言之,无聊感很强通常身体也会差一些,隔三差五的头疼脑热也会频繁一些(sommers & vodanovich2000)。

无聊可不只这一种风险。抑郁、焦虑与无聊的关系非常紧密(conroy et al.2010,而伴随着无聊感的这些负性情绪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goldberg et al.2011)。与之相关,无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还体现在方方面面,职业倦怠(dickinson & wright2008)、学业表现下滑(daschmann et al.2010)、物质滥用(belton & priyadharshini2007)都有无聊的影子。在我们(@活力熊 & @琦迹517,大三)的调查中,也出来过与网络游戏成瘾的相关。而且高无聊倾向的人人际关系也会差一些(sommers & vodanovich2000),更容易出现各种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daschmann et al.2010)。
    目前来看,无聊的作用似乎和前额皮质脱不了干系(willis2014)。一方面是注意的涣散,从而让认知需求有所下降(seib & vodanvich1998)。另一方面,mathiak等人(2013)描述了无聊时候的神经活动,丝毫不令人惊奇的是,腹内侧前额皮质的活动上升,以及杏仁核与脑岛的活动下降(此处存疑)。这些证据似乎意味着,作为一种独立的情绪(bench & lench2013),无聊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其他情绪并无二致。

然而。问题恰恰就在这儿。任何一种(负性)情绪,似乎都可以找到比这更多的证据说明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知乎心理学越来越推崇「允许和接纳情绪」的时候,宣扬通过意义感来摆脱无聊,这种对抗和挣扎就有些别样的味道了。如果无聊确实是一种情绪(相反,shaver et al.1987),那它就应该享有和愤怒、焦虑或者抑郁相同的权利才是政治正确。

无聊有种免疫政治正确的特质α——无聊没有意义,于外于内都没有值得集中注意的信息(eastwood et al.2012)。不过,缺乏意义可不意味着没有价值,无聊本质上就是一种对意义追求的反抗(bench & lench2013)。我们真的感觉无聊的时候,特别适合进行生命的反思(fahlman et al.2009),创造力也看起来会多那么一点点(mann & cadman2014)。

无聊还有种免疫政治正确的特质β——你的无聊和你的无聊不是一种无聊。goetz等人(2014)让人诧异的将无聊分成了五种(如图):从更接近平淡的indifferent boredom到更接近焦虑和厌恶的reactant boredom,其中四种无聊近似涵盖了三分之一的情绪环形结构(goetz & frenzel2006),而剩下一种apathetic boredom和抑郁症的症状更加接近。这样说好了,工作时候每周四的无聊感和上大学时候宅在宿舍的无聊感,体验能有多少相似的呢?

无聊竟然还有种免疫政治正确的特质γ——无聊甚至是我们接触最多,但是了解最少的情绪,也包括很多心理工作者。无聊也有病态无聊和常态无聊(gosline2007),也区分特质无聊和状态无聊(kass et al.2001)。有些日常生活中一闪而过的无聊感是不是有必要刻意的对抗或者接纳呢?真的会「无聊至死」吗?

你们问我无聊感,我可以回答一句无可奉告。但你们又不高兴,我怎么办?我讲的意思不是让你忍受无聊到地老天荒。你问我需不需要,我说需要。我就明确告诉你这一点。总而言之,我们还是需要无聊,就像我们需要愤怒焦虑和抑郁一样。我们同样需要承认、接纳我们存在着这样一种情绪,它意味着毫无意义,而不是直接的否认或者消极的摆脱。有些朋友,尤其是还在上学的朋友,如果你们在冗长的校园生活中出现了疲乏困倦,不想上课甚至不想出寝室,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或者有些昏昏沉沉。先别急着诊断为抑郁,也别急着去中医那儿开安神补脑的药丸,你可以只是无聊透了。
    不要试图通过《小时代》《煎饼侠》《捉妖记》或《大圣归来》的前赴后继的观看,不间断的逛街、吃饭、打麻将来对抗无聊,应急式的娱乐或极端的外部刺激(酗酒、吸毒等)虽然可以短时间的减轻无聊,但是完全不抗反弹(eastwood et al.2007)。除了真的让工作、学习更富有意义感,从而达到心流体验(与无聊相对,wiederman2007)之外,或许还有三个选择,至少能让我们从「无聊至死」的耸人听闻中稍稍缓解一些。
    新的生活方式(vodanovich2003)。有规划的作息时间,长期有计划的健身和运动,合理而规律的饮食。这或许有些奢侈,但是对那些深陷indifferent boredom的朋友(主要是大学生)是最恰当的第一步。

冥想(brown et al.2007)。冥想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身体,向内部集中了注意。和对焦虑的减轻相类似,冥想对reactant boredom会有明显的平缓。在不能很快的让工作更有意义感之前,冥想是不错的介入手段。

采用有想象力和意义的娱乐方式。如果不是最近被迫处于无聊的状态,我似乎也没多少愿望和精力来查查资料,写下这个回答。在知乎上不论是写还是看,似乎都比应急式的娱乐更有意义。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无聊感是对生活缺乏意义的一种体验,那么生活是不是真的有意义呢?